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
17世纪下半叶至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其《单子论》中提出的关于万物构成的命题。莱布尼兹认为,机械唯物主义只把广延看作物质的唯一特性,只从量上看问题,这样势必无法说明客观事物的质的差异性或多样性,就必须从质上入手,必须寻找在各种事物间存在着的一种内在的差别或基于一种固有的特质的差别。莱布尼兹强调,作为“自然界的真正原子”的单子是没有部分、没有广延或量的差别。因此,如果单子之间没有各自区别的不同的质,那么由单子所构成的各种事物也就不会有任何区别了,我们也就无法觉察事物中的任何变化。莱布尼兹还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别或不可辨别的东西只能是同一个东西,他称之为“不可识别者的同一性”,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所以,莱布尼兹宣称,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只要是两个必须,就决不能完全一样而没有区别,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莱布尼兹认为构成万物基础的单子具有的唯一特性是有知觉能力,因此,在他那里,各种物体之所以彼此相异,就在于构成它们的单子具有高低不同的各种知觉能力。这里,莱布尼兹其实已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为了克服机械唯物论的用量去说明事物的局限性,他强调了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仅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差别显著,就是同一种类的事物之间也决不会彼此相同,但是,当他去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时,在他看来,“自然从来不飞跃”。这样,莱布尼兹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事物的质和量、突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由于单子论中所固有的唯心论的局限,莱布尼兹最终未能把他的辩证思想贯彻到底。
我来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