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
德国哲学家卡尔纳普对待形而上学的基本看法。他从对浯言的逻辑分析角度出发,检查了包括形而上学和价值哲学在内的传统哲学体系,发现这些命题都是无意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命题没有意义可能是由于其中出现没有意义的词,因此应首先对词的意义作出分析。卡尔纳普认为形而上学命题中的词本来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而没有赋予新的含义。如“开端”一词。“开端”的经验意义是指某个物体运动的开始,是个时间上在先的概念。但用在形而上学中则不再意味着时间上的在先,而是指某个别的方面,尤其是形而上学方面的在先。但这个形而上学方面的在先是什么意思,我们是不知道的。因此“开端”一词丧失了本来的含义,但却没有获得新的经验含义,因此就成了没有意义的词。其他类似的词项如“本原”、“实体”,“绝对精神”等等也是如此。导致命题没有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句子的组合没有意义。这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句不合句法。如“猫加狗是”这样的句子;另一方面有些句子虽合乎句法,但由于自然语言的句法规则并不能消除一切无意义的语词组合,而会出现下面的句子:“描加狗是数。”描和狗不能如同数字一样相加,其结果更不会属于数这个类,因此这句话是无意义的。卡尔纳普认为形而上学命题也犯有这样的毛病,在他的文章中,他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例大加驳斥,进而论断在经验标准的要求下,所有形而上学命题都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充其量是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只不过“艺术是表达的恰当手段,形而上学是不恰当的手段”。他攻击形而上学哲学家是“没有音乐才能的音乐家”。那么,哲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在卡尔纳普看来,真正的哲学是对命题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有意义的命题和无意义的命题之间划清界线,而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哲学就是多余的了。卡尔纳普对形而上学的攻击是过份激烈了,就是他本人在后期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也大大缓和下来。实际上,经验本身就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观察语句组成的物理经验,还有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因此即使在经验标准上,也不能说形而上学是无意义的。况且经验的意义标准本身是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维也纳学派的观点仅仅是反映了他们的科学主义倾向。
我来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