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思格斯在其著作《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关于人的思维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等思想而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思格斯认为,人的思维“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因而,一方面只要人类足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只要在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出界限,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可能完全地认识世界,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另一方面,人类思维又只能表现和实现于一系列的个人的具体的思维之中,作为单个人或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来说,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和种种限制,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人的思维具有非至上性.总之,“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这就是人的思维所包含的主要矛盾。在恩格斯看来,正是这一矛盾,即人的思维的至上性或无限性与非至上性或有限性的矛盾的不断出现及其解决,推动着人类认识向前发展.这一矛盾的解决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其一,是在人的每天的、每次的认识中逐步得到解决。其二,是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得到完全解决.其中,前者为后者准备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总结.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促进了人的思维内部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以及人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的解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认为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是人的认识发展的主要动力,并肯定这一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我来说一句